免费观看av仓库_亚洲av色男人的天堂_亚洲中文无码男人的天堂_午夜性无码专区

新聞專區(qū) 焦點新聞

2023.09.08 【民報農(nóng)民曆-白露2】颱風還會來?氣象局:秋颱共伴效應 20年來帶來龐大雨量

 
「白露」雖已入秋,但可能還有秋颱形成,過去20年,秋颱的共伴效應常為臺灣東北部帶來龐大的雨量。圖片設計/佳佳

9月8日正式迎來入秋的第三個節(jié)氣「白露」,不過要提醒大家,雖已入秋,但臺灣此時並未正式跨過7至9月的颱風季,因此離秋高氣爽的氣候尚有一段距離。根據(jù)最新資料顯示,「白露」過後的9月9日或10日,臺灣東方海面上可能就會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,不排除增強為颱風,不過實際狀況還是要視後續(xù)發(fā)展而定。

中央氣象局在今年6月底就曾針對今年颱風季做出預估,指稱今年下半年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生成總數(shù)為「正常到偏少」,侵臺颱風個數(shù)則接近正常(所謂的正常值是指3到5個)。氣象局預估,9月份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活動仍很活躍,颱風生成氣候平均值為5.1個,侵臺氣候平均值為0.8個。

體感今年秋颱多?氣象局:在正常預估範圍內(nèi)

有鑒於「聖嬰現(xiàn)象」已在秋季達到高峰,依據(jù)往年的資料顯示,每到聖嬰年,9到11月秋季颱風生成數(shù)和侵臺數(shù)都較正常年略少,颱風生成數(shù)少則8個多則12個,而侵臺數(shù)則在0到2個之間。

依資料顯示,聖嬰年秋颱侵臺的數(shù)量較少。圖/中央氣象局提供

不過今年夏天到初秋,感覺颱風似乎不斷接力,是否與聖嬰年秋季侵臺颱風數(shù)偏少的定律相違背?對此中央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羅資婷指出,整體而言,今年從夏日颱風季至今,侵臺颱風共有3個,包含杜蘇芮、卡努、??U風,和去年侵臺颱風僅1個相較較多,但和6月底氣象局預估的下半年侵臺颱風數(shù)量約3到5個是相同的,並沒有特別偏多,而秋季至今只有海葵颱風1個侵臺,也在預估的正常範圍內(nèi),且秋季才剛開始,一切要等到秋季結(jié)束才能夠判斷。

然而究竟「聖嬰年」和颱風的確切關係為何?根據(jù)資料顯示,出現(xiàn)聖嬰年時,西北大平洋颱風生成數(shù)量接近正常略少,且夏秋季颱風生成位置遠離陸地,颱風強度通常偏強。不過,聖嬰現(xiàn)象典型的氣候影響特徵也並非每年都會出現(xiàn)。

聖嬰年與臺灣氣候的關係。圖/中央氣象局提供

秋颱共伴效應 20年來為臺灣東北部帶來龐大雨量

一般來說,9到11月的颱風,我們會稱之為「秋颱」,由於秋季開始,大陸冷高壓開始形成,東北季風增強,颱風易與東北季風產(chǎn)生「共伴效應」所謂的「共伴效應」,大多發(fā)生在秋季,每年9月開始臺灣東北季風盛行,若南方有低氣壓、熱帶低壓或颱風接近呂宋島或巴士海峽,颱風與東北季風合流造成的共伴環(huán)流就會為迎風面的北部、東北部及東部帶來明顯降雨。

近20年來的颱風雨量統(tǒng)計中可知,秋颱常為臺灣東北部帶來龐大的雨量。不過不是每個颱風都有共伴效應的發(fā)生,路徑上也不一定,因此帶來的雨量大小也不盡相同。

不少9月侵臺的秋颱,也曾寫下驚人的災情,像是:2008年的強颱「辛樂克」,就曾造成豪雨重創(chuàng)中部山區(qū),廬山溫泉飯店倒塌,14死7失蹤,農(nóng)損約9億元;2015的強颱「杜鵑」,其狂風豪雨打亂了交通,造成3人死亡,農(nóng)損逾1.7億元。

左圖為2008年的強颱「辛樂克」,右圖為今年的中颱「???,皆為有登陸的颱風,因此造成全臺有雨的情況。圖/中央氣象局提供

秋颱路徑、位置、停留時間不同 對臺灣災情影響也不同

羅資婷指出,颱風的路徑與是否有登陸,造成的影響並不相同,若颱風路徑往西走或從南海過去,帶來的雨量大多是影響東半部;若路徑往上走,雨量影響大的就是在北部及東北部,若真的登陸,整個臺灣都會有降雨的情況。

因此,秋颱是否會對臺灣造成嚴重災情,還得視颱風接近臺灣時的位置、移動路徑及颱風停留時間等因素決定,而目前距離秋季結(jié)束仍有兩個多月,對於接下來颱風是否為臺灣帶來影響,仍需小心謹慎看待。


〔黃星若/臺北報導〕
(相關參考資訊 【金石】Q10輔酶、【金石】白玉耳露【金石】酵母B群
、【得麗】消渴平散、【金石】滴雞精、【得麗】DL.S雪力旺
(以上圖檔及內(nèi)容引用民報)
(以上廣告由民報提供)